top of page

港青探索僑鄉文化 體驗永續農耕 「江門市文化歷史及雲浮環保農耕遊學團」圓滿結束

由東華三院統籌校友事務的「共創明『Teen』校友會」主辦、樹賢基金協辦的“江門市文化歷史及雲浮環保農耕遊學團”已於8月4日至6日圓滿舉行。二十名師生深入江門市及雲浮市新興縣,展開為期三日兩夜的文化探索與環保農耕體驗之旅。當香港正連續十多小時受到反常天氣和黑雨蹂躪時,江門市和新興縣的天氣卻出奇地清爽。預先規劃好的環保教育活動,得以照常舉行。


ree

文化溯源:走進江門僑鄉歷史

首日行程聚焦江門市。學員先後參觀「三十三墟街」、啟明里和「江門華僑華人博物館」。目睹百年建築與博物館內展出的珍貴僑批文物,了解五邑華僑的奮鬥歷程與家國情懷。原來不少香港人的祖先和南洋一帶的華人跟大灣區的江門市關係非常密切!


ree
ree
ree


農耕實踐:學習永續發展理念

次日,樹賢基金利用樹賢農莊這個精心設計的環保教育平台,為團友安排一連串的活動教學體驗。第一站是種植一棵細葉紫薇樹。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以垂永紀!


在中藥研習園內,講解員以廣東涼茶這文化話題,讓同學認識種植的近百種中草藥,和一些處理過的乾草藥。其後是品嚐農莊預備好的涼茶(五花茶和夏桑菊涼茶),讓同學們領略其去濕消滯、清肝明目的功效。


在農莊的茶山上,同學們跟導師學習手摘移種自福建安溪的鐵觀音茶葉。到了下午,在製茶工場內,觀看茶師傅用純熟的手藝,把茶葉製成青茶,在晚會上一齊品嘗!


茶場和菜田用的肥料,是用取自農莊馬廄、羊欄、家禽場的糞便堆肥及水果蔬菜發酵後而成的酵素肥田料。農莊安排登山活動,讓學員一面欣賞里洞鎮明媚的風光,一面實地觀察農莊內各種珍貴樹木組成的經濟林。


農業是農村經濟的根本。同學下田學習翻土、種蕃薯、插秧,或餵飼豬、馬、山羊、家禽,或到果園採摘番石榴、龍眼、菠蘿等時令水果,或收割水瓜、南瓜、冬瓜等,不一而足。同學更探訪莊谷屏村,了解鄉村祠堂文化和內地振興鄉村政策的成效。


每天晚上,農莊多功能廳都燈光明亮。分享會過後,同學們品嚐清潤的糖水,便是大家大展歌喉的時間!


ree
ree
ree
ree

企業參訪:見證工業成果

三天行程十分緊湊。最後半天,是參訪雲浮市的歐德羅廚具博物館,學習新興縣的企業--不鏽鋼廚具產業,在過去四十多年來,如何由零開始,結合技術轉型升級,生產高質量、高產值的不鏽鋼廚具產品。為學員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實例。


回港途中,學員透過問卷調查表示,活動讓他們親身體驗大灣區的文化底蘊與環保實踐,對可持續發展有更深刻理解。活動不僅促進跨地域交流,更啟發青年思考環境保護與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完)

ree
ree
ree

 
 
 

留言


近期貼文
bottom of page